你的名字里写着“佛”字
一个人的名字里写着“佛”字,一个人的身体里住着一座寺庙,一个人的名字就是自己的护身符。——题记
@艾草
立春后的第二天下午上山前往灵光禅寺,在这里静休的你出来迎接,上次见面时认识的寺院住持第二次见到我,在大老远就向我打招呼,俨然没有陌生感,让我徒增欣喜。你们领我走进会客室,住持拿出珍藏有些年份的“禅茶”泡给我们喝,我们坐下来边喝边聊,悟禅的心境与老茶的醇香互相应和,顿时有一种“星辰拂去把芝兰,清梦悠人执微愿”的隔世感。
茶后约半个小时,住持说要开始进行每日的主要必修课——打坐颂经了,于是起身前往主殿。你说可以留下陪我多聊一会儿,这样我们就延续前面的话题。我很好奇你这次避世上山究竟是为了学习,还是逃避,或者两者兼而有之。“借道与安神”,“结缘与参禅”,到底是哪一个更走进你的内心,小聊之后我提议出去走走,左面山我们上次逛过,这次朝右侧山道探路过去看看有什么风景。
也许这里很久没有人走了,唯一的小路被杂草淹没,还好还有路的痕迹,你说不久前和师姐在这里走过。沿着荒僻小路往右边山麓走去,沿途的山坡陆续开放的小花让我们倍感春意,路下杂树丛中突然发现一簇白,我拨开荆棘踩着乱石下去,摘下一枝递给你,你说这是一朵幽香白玉兰,喜欢!一朵花的将谢未谢,香气将散犹存,也许也是一种禅意吧。
我问接下来的时间能否将写作当做自己的寺院,让它成为内心更加澄静的一种方式。你若有所思,不置可否。你说,今天有两件喜事,一件是今天早上被寺院主持赐予“慧宽”法号,而且你是除师傅外第二个知道我法号的人;另一件是关于你对赠予我学习内涵——“写作是我的寺院”的一种独有方式。
走着走着,看见前面路边一垄荒地上一株树开满红花,你说那是樱花树,花是倒着开的。我仔细一看,果然是这样,花柄在上,花口朝下开放,我很惊讶第一次看到这么美,这样独一无二的樱花。这让我想起畦鱼,逆流而上,勇往直前。这是否象征着鼓励特立独行的你与过去和解,与未来的生活握手言欢?
在交流中了解到这半个月以来你在寺院每天的生活,每天4:00起床烧香拜佛,下午16:00-17:00打坐颂经的功课,这样单调划一的安排若是没有经历过生活苦困的人是无法接纳的,看似枯燥寡味,却是放空身心,仿佛精神得到居所。或许正是如此,找一个避静之地安定心灵,一方面是为了排除干扰,潜心学习,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休憩内心,执着领悟?
不要含有带着强烈目的的修炼,否则就违背了禅意,惟有忘记初衷忘我净化才能上升境界。我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到底对不对,但是我的确是这么想的。记得第一次上山看你,我为什么送你糖和柿饼吗?“柿”谐音“寺”,糖代表甜蜜。当然是希望你在寺庙中孤独潜行终会有甜蜜的收获。
在一片开阔地,我们从豁口眺望,一条主轴寄贯穿柘荣全境,环顾四周,又如一团纤绳捆扎城口,然后往远处延伸。我随口说出黑格尔的一个名句: 存在即合理。能够在这世上生存的东西一定有它合理的地方。如果加深一点理解,我们是不是要多努力创造一点“存在”,使之变为更加合理。这种存在便是有意义的标注。有些存在,因为被证伪,也就不合理了。这似乎有些牵强附会。其实著名哲学家黑格学当时一提出这个论点便引起巨大争议,被激烈批判,也曾是“唯物”、“唯心”论区分的经典案例。
“佛”里是否有“爱”的成份深居其中?话题之外,为情所困的人开始大胆宣言。情人节那天,一个叫wait的微友在朋友圈感悟: “有些人适合你但不爱,有些人爱你却不适合。想知道爱不爱,别用耳朵听,要用眼睛看,看他付出多少。而想知道适合与否,别问他有什么,而要问你的笑和眼泪。一直让你流泪的,条件再好也不能要,一直让你笑的,就算吃苦也值得。宁可笑着累,也不要哭着享受。不后悔放弃,人有净气,花香自带。尘埃落定,今生只想做个风一般的仙子。”
另一个朋友说,有个东西,像是黑洞一般,吸走我所有的情绪,失控了……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。人生就是这样,反反复复,想要活明白,做个“人间清醒”,常感迷茫的我,丟了最初起跑线上满心期待、斗志昂扬的自己,无力而孤独,想想挚爱的人,看看钟表,送给自己一朵小红花,一切都在进行中……
太阳还未落山,寺院中就有人喊话叫吃饭了。我想此时我也该走了,惋拒主人邀我一起共进晚餐的好意,趋车下山。此时我在想,在这样的边缘地带,我们说“佛”,说“爱”,说“情绪”,说“命运”……天马行空,似乎是没有边际的聊天,却是希望对生命的理解可以延伸,不可以止于此,可以上升意义,可以有所裨益。
你的名字叫“高佛英”,记得当年在一次课堂提问时我问:“这个名字是谁取的,很特别,第一次看到一个人的名字里含’佛’字。”你笑了,回答:“当然是家长帮我取的呀。”我说:“一个人的名字反映一个人的存在。’英’字预示积极向上,期盼优秀。’佛’在’英’前,应该是家长希望孩子向着成功方向进取时受到保护,同时孩子在自我成长时心无旁鹜,心存善念。”如今看来,一个人的名字里含着“佛”字,安静时可以心无杂念行走天涯,喧闹时可以幽静如兰思考人生。你的身体就是你的寺庙,一个人在里面居住,既可以邀请他人交流,又可以独自行侠。你的名字就是你的护身符,风吹杨柳不伤根,早熟的思想积淀了青春,浓缩了个性。也许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缘份和理解吧。
当夜晚来临,现实之花退出视野,微信朋友圈里开始植翠吐绿,然后就开满了逼近理想的彼岸之花,如千年木耸立、龟背求雨、金毛蕨孵蛋,龙血喷张...…所有的这些都在视野之外傲然怒放!
艾草,又名寒鑫,袁文斌,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,现居柘荣。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、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、博客中国专栏作家、宁德市作家协会会员,作品散见于《诗选刊》《诗歌月刊》《海峡诗人》《散文诗》《福建文学》《海外文摘》《澳门诗刊》等,其作品多次被朗诵,被翻译成外文发表,入选多种版本,多次获奖。
诗观:
1、诗歌,即是闪电;(艾草语)
2、一次睡眠相当于一次小型死亡,一次创作相当于一次重生;(艾草语)
3、每一首诗都是与自己的逆向交流;(艾草语)
4、世界混沌,但诗歌必须清醒。(艾草语)
艾草的博客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hanxin98
艾草的专栏:http://yuanwenbin9.blogchina.com
微信:yuawenbin;
邮箱:1228186291@qq.com
公众号:艾草的诗屋